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军 通讯员 蒋胜来 一块厚度为2毫米、巴掌大小的玻璃光盘,容量高达360TB。可存储25000部高清电影,并可永久保存。大量数据可以一次性写入,并且将“如刻在石头上一样永恒”。连日来,在湖北省重点技术攻关“尖刀”项目成果展示会上,首个玻璃多维光盘存储及盘库系统引起了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关注。 。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光谷实验室双聘研究员张静宇透露,自主可控存储革命性技术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产业化,正在联系全国数据中心进行应用。未来,它将成为互联网数据中心、AI大模型训练数据存储、历史档案长期保存等重点领域交付。该项目由张静宇牵头,重点研发下一代超大容量、低成本永久数据存储技术。所开发的玻璃多维光存储技术具有容量大、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随着海量数据的不断增长,对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201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张静宇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2017年获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学研究生博士学位后,他选择回国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 “存储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需要整个行业的创新与合作。产业链。湖北是创新创业的沃土。 “对于光电领域我们需要的一些激光器、光开关,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专业的上下游对应公司。”张静宇告诉记者。目前,该设备已成为国家级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档案存储、数据中心和云存储市场,推动数据存储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减少现有的冷热数据存储技术。在项目前期,湖北光谷实验室促成了项目组与华日激光的深度合作,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与湖北光谷加快推进光存储核心部件的技术攻关和国产化,为项目在产业化阶段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验室双方进行了密切沟通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与项目组的大量对接和协商,他们以资金支持“股权转让”帮助项目落地。 2024年,张静宇引导毕业生创办武汉一药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联合创始人。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参观科技创新供给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存储介质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张靖宇和他的团队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力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 “从甲骨文的种子,从文秦汉的竹子滑到今天的玻璃储藏室,当我们保存数据时,我们保存文明。 ”张靖宇表示,这一成果有利于打造湖北仓储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