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活蓬勃发展
这一群众性赛事的设立,让全运会突破职业运动员的极限
它改变了专业领域的赛事舞台
拓展社区、商圈、景区
让普通人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2025年5月8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性比赛女子定向接力赛在广东云浮举行,比赛达到了高潮。新华社记者 黄国宝 摄
2025年11月11日,粤港澳代表队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龙狮自选项目决赛。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2025年8月11日,香港队陈淑贤队在香港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保龄球项目。新华社发(卢丙辉 摄)
11月15日,2020年,市民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打保龄球。新华社记者 孙凡跃 摄
2025年11月6日,澳门队参加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空手道男子业余组半决赛。新华社
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民健身热潮不仅体现在赛事、场地上,更深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多样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传统造就了每个城市独特的“体育性格”,形成了独特的体育城市生态。
2025年11月16日,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奋进博物馆外,市民表演舞狮。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2025年11月16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冲浪比赛颁奖典礼上,莺歌与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共舞。新华网 摄WS社记者 卢汉鑫
用跑马拉松衡量广州的开放,用科技融合衡量深圳的智慧未来,用自行车的落下追寻珠海的自由与浪漫。
2024年12月8日,选手们参加广州马拉松比赛。新华社发(黄锦文 摄)
2024年1月20日,市民在深圳莲花山公园西区室外智慧健身房参加竞赛活动。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2024年11月10日,广东珠海高新区滨海公园,市民参加健身会。珠海文旅供图
在漂流的冒险中展现清远的活力,在传递足球中延续梅州的不朽遗产,在行走中品味河流资源的绿色脉搏,在龙舟的鼓点中唤起佛山的大胆发展。
六月2025年12月8日,市民在广东清远古龙峡景区体验漂流项目。清远广播电视台供图
2023年8月19日,广东梅州郭田镇市民锻炼身体。梅州市体育局供图
2025年11月16日,广东河源市民参加“跨越万绿湖”大型徒步活动。河源市委机关部供图
2024年11月23日,球员们征战在广东佛山举行的南海龙之队超级联赛总决赛。佛山市委部供图
在GoKalmado游戏中品味潮州的智慧,在武术的威力中劳累揭阳的运动,适合在帆船的破浪中拓展汕尾的博大胸怀。
学生们在广东潮州校区参加了一场惩罚性的围棋活动。潮州市围棋协会供图
2024年12月,公民恩斯在广东揭阳东港镇表演太极扇。揭阳市委机关部供图
2025年6月20日,广东省青少年帆船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帆船测试赛在广东汕尾红海湾举行。汕尾市委机关部供图
凝聚韶关赛艇的协同力量,寄托阳江放风筝的诸多理想,展现湛江跳水的蓬勃风采。
2025年10月26日,广东省韶关市吴江区韶州体育公园旁的北江水域,市民举行划船活动。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2024年10月13日,市民在广东阳江诺沃风筝场放风筝。阳江市委机关部供图
2021年9月2日,湛江市体校跳水学员受训艾宁。新华社记者 周子阳 摄
从全运会的关注到城市街角的健身路径,从职业运动员的巅峰对决到普通市民的利用,日常体育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生长得更加生动和深刻。
这是2025年11月20日在广东江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男排成年冠亚军决赛外景。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2025年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棒球1-4交叉赛结束后,广东队队员在广东中山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2025年11月10日,重庆队球员罗亚熙(左三)在广东云浮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曲棍球四分之一决赛中遭到袭击。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十一月2025年12月12日,新疆队选手阿布代热西提·杰里利(上)与山东队选手王洋在广东肇庆争夺男子90公斤级铜牌。新华社记者 朱翔 摄
2025年11月11日,广东队选手邹明科在广东惠州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滑板碗赛决赛。新华社记者 卢汉鑫 摄
2025年11月13日,福建队选手陈丙寅在广东汕头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短板冲浪比赛第一轮比赛。新华社记者 卢汉鑫 摄
特色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潜移默化地灌输着城市的体育基因,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塑造着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精神行为。城市文化标志等特色体育项目,共同构建充满活力的体育生态系统让“全民体育”理念落地生根,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注入最澎湃的“青春能量”